飛利浦Affiniti彩超
主機成像技術:
脈沖優化技術
脈沖編碼技術
自適應動態范圍技術
Wide-Scan拓展成像技術
Adv xRES高級噪聲抑制技術
SonoCT復合成像技術
組織諧波成像
超寬視野成像技術
超聲科檢查項目
1、 腹部(肝、膽、胰、脾、泌尿系、婦科、腸道);
2、 淺表器官(甲狀腺、乳腺等);
3、 心臟彩超(心功能測定,室璧運動分析等);
4、 血管超聲(四肢血管、頸部血管、腹部血管等);
5、 肌骨超聲;
6、 陰道超聲;
7、 彩超引導下藥物注射治療;
8、 超聲引導下穿支血管定位、靜脈置管、胸水穿刺引流、濾網放置等;
9、 類風濕性關節炎、痛風性關節炎超聲監測性治療;
經顱多普勒超聲(TCD)
經顱多普勒超聲通過檢血管深度、血流速度、血管搏動指數、血流頻譜形態、血流音頻評估腦血管功能及病變,通過血流方向的變化判斷顱內外動脈側支循環的開放情況。
TCD主要應用范圍:
1、 診斷腦血管狹窄和閉塞-判定病變范圍和程度;
2、 診斷腦血管畸形(動靜脈畸形、動脈瘤等);
3、 評判鎖骨下動脈閉塞性病變和竊血綜合征;
4、 診斷非動脈粥樣硬化性腦供血動脈狹窄(如煙霧病、大動脈炎);
5、 顱內壓增高和顱內循環停止;
心電圖檢查
心電圖檢查主要可提示:
1、 多種心律失常;
2、 心肌受損的程度和發展過程;
3、 心房、心室的功能結構 (結合心臟超聲診斷);
檢查適應人群:
1、 有心前區不適,如胸悶、心悸、胸痛、眼前黑懵等人群 ;
2、 常見的心血管病,如冠心病、原發性高血壓、心肌梗死、腦卒中等患者,對臨床用藥做輔助參考;
3、 發熱、感染等病人,無論年齡大小,尤其是心肌酶檢查有異常增高的人群,及時做心電圖排除心肌炎病變;
4、 嚴重腹瀉的病人,心電圖可反映電解質的紊亂,對臨床治療提供一定幫助;
動態心電圖/血壓檢查
動態心電圖/血壓可連續記錄24小時心電圖和血壓的動態變化情況。
動態心電圖可用于:
1、 識別一過性癥狀(如心悸、胸痛、黑懵、暈厥等)是否與心血管病變有關;
2、 評價確診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情況;
3、 提示病竇綜合征;
4、 捕捉特殊的心律失常;
5、 評價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危險性;
6、 評價心律失常的藥物療效;
7、 評定起搏器功能;
動態血壓可用于:
1、 診斷高血壓,提高高血壓診斷的準確性;
2、 評估心血管病風險,提高心血管病風險評估水平;
3、 評價降壓治療效果;
肌電圖檢查
肌電圖可用于測定肌肉在各種生理狀態時(放松、輕收縮及重收縮)的肌電活動,是骨科和神經科一種常用的輔助檢查方法,主要看肌肉神經是否正常。
適應癥:
1、 頸部和上肢痛,腰背和腿痛,手指麻木、疼痛,肢體麻木、無力,肌肉萎縮;
2、 可疑單發性周圍神經病:如腕管綜合征、肘管綜合征和腓總神經損害;
3、 可疑周圍神經病變:如糖尿病等內科系統引起的周圍神經損害,骨折或其他外傷后可疑神經損傷等;
禁忌癥:
1、 有出血傾向、心臟起搏器、心律轉復設備病人;
2、 易患反復性及系統性感染者;
3、 神智不清或者不能協作進行主動用力者;
4、 檢查部位有感染,有出血性疾病者;
5、 開放性骨折或創傷傷口未愈和者;
6、 有傳染病、嚴重高血壓、心臟病等;
7、 對消毒藥品過敏者;
注意事項:
1、 密切配合醫生指示進行放松或收縮肌肉,方便醫生準確觀察;
2、 檢查中會有電刺激,引起不適,一般可耐受,患者應盡量放松;
3、 檢查過程中不要隨意亂動,避免斷針導致檢查不準確;
肺功能檢查
肺功能的診斷與評估是呼吸系統的三大診斷之一,可用于呼吸系統疾病的早期診斷、呼吸困難的病因鑒別、病情嚴重程度的判斷、藥物治療效果的評估、胸腹部外科手術的嚴重度評估、勞動和職業性肺病的評估等。
哪些人適宜做肺功能檢查?
1、 適宜于支氣管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慢性支氣管炎、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患者;
2、 有慢性咳嗽、呼吸困難、氣促、喘息、胸悶等表現的病人;
3、 長期大量吸煙者,健康體檢者;
哪些病人不適宜做肺功能檢查?
1、 近一周內有大咯血、氣胸、巨大肺大泡、心功能不穩定者;
2、 支氣管擴張劑過敏者;
3、 喉頭或聲帶水腫、中度或以上通氣功能異常,不宜進行支氣管激發試驗;
纖維支氣管鏡檢查
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是將支氣管鏡經口或鼻置入患者下呼吸道,經聲門進入氣管、支氣管及更遠端,直接觀察氣管和支氣管的病變,并根據病變進行相應的檢查和治療。
電子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的適應癥:
1、 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;
2、 不明原因的痰中帶血或咯血;
3、 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;
4、 不明性質的肺部占位;
5、 不明病原微生物的肺部感染;
6、 不明原因的胸腔積液;
7、 不明原因的肺不張;
8、 急性胸部外傷;
9、 燒傷患者疑有呼吸道燒傷;
10、 誤吸患者疑有氣管或支氣管異物;
11、 確定肺癌患者臨床分期;
12、 胸部手術術前術后必要檢查;
13、 引導困難氣道的氣管插管;
14、 確診氣管和支氣管阻塞和狹窄的部位及嚴重程度;
15、 發現早期中期中央型肺癌及肺小結節的活檢;
電子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的禁忌癥:
1、 一般情況極差,體質十分虛弱者;
2、 肺功能嚴重損害,呼吸明顯困難者;
3、 嚴重心臟病,心功能不全或頻發心絞痛,明顯心律紊亂者;
4、 嚴重高血壓者;
5、 有麻藥或其他藥物過敏患者,需醫生評估;
6、 有嚴重出血傾向及凝血機制障礙者;
胃/腸鏡檢查
胃/腸鏡檢查對消化道早期腫瘤的診斷具有重要作用,可直接觀察消化道管壁結構改變,對微小黏膜病變可通過光學放大、鏡下染色等顯示病變細微結構改變。
胃鏡檢查的適應證包括:
1、 上腹不適等消化道癥狀,疑似上消化道病變;
2、 失血原因不明,特別是上消化道出血,可行急診胃鏡檢查;
3、 X線鋇餐檢查不能確診或疑有病變者;
4、 隨診觀察及治療后復查的病變,如潰瘍、萎縮性胃炎、胃及食管的癌前病人;
5、 對人群尤其是胃癌高發人群的普查;
6、 須進行胃鏡下治療者,包括異物取出、止血、病變的內鏡下切除等;
建議五大類高危人群,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:
1、 年齡45歲以上;
2、 有胃癌家族史;
3、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;
4、 慢性萎縮性胃炎、胃潰瘍、胃息肉、手術后殘胃、肥厚性胃炎、惡性貧血等,胃部分切除術后僅剩殘胃的,5年后患胃癌風險明顯加大,要提高警惕;
5、 飲食喜歡高鹽及腌漬品、吸煙、重度飲酒人群;
腸鏡檢查的適應癥包括:
1、 下消化道出血,為尋找病因,并可做止血治療;
2、 慢性腹瀉、便秘、腹痛、腹脹等癥狀,為明確診斷;
3、 不能排除大腸或末端回腸的腫物;
4、 原因不明的低位腸梗阻;
5、 某些炎癥性腸病須做鑒別和確定累及范圍及程度;
6、 大腸某些良性病變,為排除發生惡變;
7、 大腸息肉和癌診斷已明確,為了除外其他部位有無伴發性病變;
8、 行結腸鏡下治療;
9、 結腸某些疾病藥物治療的隨訪;
10、 大腸癌手術后,大腸息肉摘除術后隨訪;大腸腫瘤的普查;
醫療服務
MEDICAL SERVIC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