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需知的7大常見骨病,否則會毀了孩子!
2015-09-24
閱讀次數:13727
?
成年人體內擁有206塊骨頭,但新生兒的骨架大約由300個不同的部位構成,它們是骨骼和軟骨的混合物。軟骨會最終固化為骨骼,這一過程被稱為骨化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嬰兒體內“額外”的骨頭會融合形成更大的骨頭,到成年時骨骼的總數量就減少到206塊。
?
早發現,早預防,早治療勝過千萬名醫。
?
?
?
?
?
?
△臀紋不對稱及髖關節發育不良圖
?
?
?
1、單側脫位患兒早期可以有臀紋、大腿紋不對稱,但特異性不強。一側髖關節內收。雙側脫位患兒會陰部變寬。
?
2、單側脫位患兒有下肢不等長,行走期雙側髖關節脫位的患兒有跛行步態,鴨步。
?
?
?
?
該病分三種情況。
1、肌性斜頸(最常見):胎位不正,產傷,產程過長等。嬰兒出生1個月后,被發現。
2、眼源性斜頸:出生時頸部沒有腫塊,到6個月時才出現斜頸。這種情況有可能是斜視所致。
3、骨性斜頸:本癥多系先天性枕頸部畸形所致,包括短頸畸形、顱底凹陷、半椎體畸形、寰枕融合及齒狀突發育畸形。
?
上述疾病可造成斜頸及面部不對稱,X線檢查可明確上述診斷。
?
?
?
?
1.多次滑到摔跤,髖部受外傷后在醫院檢查出。
2.走路過久或跑跳時大腿疼并加重,休息后減輕,疼痛多為輕痛或鈍痛,常位于腹股溝、大腿內側,并放射到膝部。
3.走路跛行或行走似鴨步。
?
?
?
?
佝僂病多發生于2~3歲前的寶寶。初期表現以精神癥狀為主,如不活潑、愛急躁、睡不安、易驚醒、常多汗。因為多汗,當然就有可能出現枕禿。如果進一步發展,就會出現骨骼的變化。
?
?
?
?
1.一側髖部比另一側高。
2.胸廓不對稱,扭轉身體時,一側高于另一側。
3.一側肩膀比另一側明顯突出或“增大”。
4.領口不平,一側肩部比另一側高。
5.女孩雙乳發育不均等,左側的乳房往往較大。
?
?
?
?
單手牽拉小孩走路或小孩摔倒后單手拉起來,小兒突然出現上肢下垂,不愿意抬高患肢,不愿用手取物玩耍,此乃“牽拉肘”(橈骨小頭半脫位)的表現。讓爺爺奶奶帶小孩時,尤其要注意這一點。
?
?
?
在雙足跟、雙足掌并攏,放松雙腿直立,如兩膝存在距離,就說明是有O型腿了。
X型腿醫學上稱為膝外翻,指兩足并立時,兩側膝關節碰在一起,而兩足內踝無法靠攏。
?
?
(來源:骨病一點通)